《移动互联网》课程培训招生简章
根据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在本市组织开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培训的通知》(沪经信人(2012)675号),为加强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领域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提升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本市从2012年起组织开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培训;本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通用科目课程培训考核情况,将作为业务考核、岗位聘用及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据此,特制定通用科目课程之一——《移动互联网》课程培训招生简章。
一、 培训目标
1.通过《移动互联网》这门课程的学习,巩固移动智能终端、无线网络与通信、移动互联网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与应用知识;提高学员对移动互联网行业的认知能力。
2.提高学员对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平台的选型能力、对无线网络基础理论网络接入方式、计费方法的应用能力,以及移动互联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软件的构架模式;能分析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构成;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学员通过该课程培训,可以掌握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对今后相关软件开发与项目决策起到辅助作用。
二、招生范围及对象
本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安排
本培训课程共16学时(2天),经考核合格取得4学分,具体的培训安排如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主要知识点 |
第一日 | 上午9:00-11:30 | 移动互联网概述 | 1. 移动互联网概念 2. 移动互联网发展 3. 移动互联网技术背景 4. 移动互联网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5. 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
下午13:00-16:00 | 移动互联网技术基础 | 1. 掌握目前市场上主流移动智能终端与操作系统情况 2. 了解无线网络与通讯技术基础 3. 无线互联网的接入技术 4. 无线互联网软件计算模式 | |
第二日 | 上午9:00-11:30 | 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案例分析 | 1. 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基础 2. 移动互联网应用未来趋势 3. 移动互联网的行业应用 4. 分析现有的移动应用市场 |
下午13:00-16:00 |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和发展模式 | 1. 分析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构成 2.了解国内移动互联网4大链条布局 3. 移动互联网广告平台 4.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5.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业务 |
四、师资队伍
长期从事计算机培训的专业教授队伍。
李鲁群,博士、教授,上海师范大学计算机系主任、计算机应用硕士点学科带头人,大数据与云计算实验室主任,无线网络与计算实验室主任,上海市高校计算机教指委委员。主要从事互联网高性能软件以及网络搜索与挖掘基础理论与算法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讲课程有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计算机网络、无线网络等。
李广明,博士、上海金融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CCF YOUSEF)委员。主要从事大数据挖掘、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第三方支付数据分析等方向的科研。主持多项上海市教委基金课题项目与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基金课题项目,主要课题项目是第三方支付企业交易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原理与方法、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业务、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原理与业务、IBM SPSS modler 18.0等,研究方向有市场分析,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智能,企业决策支持等。
五、授课方式
培训采取面授方式,并结合案例讨论。
六、考核时间及方式
随堂考核,笔试(考试时请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
参加培训并取得学分的,颁发本市统一的单科证书。
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督考。
七、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后,请至培训地点上课:上课时携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张(正反面)、和2寸彩色证件照片两张,将打印好的《上海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学员登记表》(正反面打印)一并交给工作人员。
八、成绩查询及考试发证
考试结束5个工作日后,通过网站的在线证书查询,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会统一向学员邮箱发送考试成绩的邮件,学员可登陆学员登记表中所填写的邮箱进行查询。考试合格者,可直接在上海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网站(网址:www.sacee.org.cn)下载电子证书并打印。
© 201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技术支持电话: 021-52065928转分机2046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300号5号搂1511(人才工作处)| 邮编: 200003 | 电话: 021-23119355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