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4-04-03来源: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数字图像作为人们感知世界的视觉基础,是人们获取信息、表达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手段之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客观、准确地认识世界,并将人眼无法识别的图像进行分类处理。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应用面广泛的课程,在当下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更凸显了课程的实用性。

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本科目课程培训的考核情况,将作为业务考核、岗位聘用及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培训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培训学员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课程通过介绍图像的数字化、图像的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压缩及编码等基本图像处理方法,能熟练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并能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开发数字图像处理系统。

二、招生范围及对象

本市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与图像处理及信息应用工作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安排

本培训课程共12学时(2天),经考试合格取得相应学时,具体培训安排如下:

日期

时间

培训内容

主要知识点

 第一日

9:00-11:30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及图像的数学变换

本章主要介绍图像处理的一些基本知识,包括图像的基本概念、图像的表示、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典型的成像方法等。在解决数字图像处理的具体问题时会用到各种数学变换,也称为图像变换。

13:00-15:30

图像増强、图像复原及图像压缩编码

主要介绍图像增强的一些常用方法。主要介绍模糊图像的形成机理和恢复技术。图像压缩和图像解压缩都是图像压缩编码要研究的问题,也常分别称为图像编码和图像解码。

 第二日

9:00-11:30

图像分割及图像描述

把图像分成一些有意义、互不重叠的区域,分割结果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图像的后续处理。图像描述是图像识别和图像理解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13:00-14:30

应用系统简介

随着成像技术的日臻完善,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及电子产品的普遍推广,数字图像技术 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通信、视频(包括电视、广播等)、文档(包 括文字、数字、符号等)、生物、医学、遥感、雷达、测绘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4:30-15:00

课程回顾及知识点复习

15:00-16:00

考试

 

四、师资队伍

ê顾国强,男,硕士,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称号获得者,上海市政府采购、市科委、市经信委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开发与系统架构设计,分布式数据库及数据模型设计与应用,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应用。

ê丁志刚,男,学士,副总工程师,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上海市工程系列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同时任上海嵌入式系统与软件联盟副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和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长三角嵌入式系统与软件产业联盟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软件工程、软件测试、嵌入式系统与软件等。

五、授课方式

培训以面授与在线直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六、考核方式

随堂考试,考试采取笔试形式(考试时请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参加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相应学时,学时记录可在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网站(https://edu.sheitc.sh.gov.cn)上下载。

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督考。

七、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后,请至培训地点上课:上课时携带本人身份证,将打印好的《上海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项培训学员登记表》(正反面打印)一并交给工作人员。

八、成绩查询及考试发证

考试结束5个工作日后,通过网站在线查询学时。

© 201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技术支持电话: 021-52065928转分机2046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300号5号搂1511(人才工作处)| 邮编: 200003 | 电话: 021-23119355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