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
工 作 简 报
第41期
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办公室 2022年8月10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教育联盟时讯】
☆ 7月26日,“不负韶华国聘行动”海聚英才上海专场在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联合上海市海聚英才发展促进会、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共同承办,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人才发展培训中心参与协办。活动聚合优质就业资源,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岗位推荐和就业指导,在企业和求职者之间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并为上海科创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助力,进一步发挥上海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发展优势。
(供稿单位: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人才发展培训中心)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将于8月份首次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和《人工智能基础及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继续教育专项课培训,目前已为开班做好了准备工作。为充分保证学员的上课质量,工作人员对线上直播平台进行了反复测试,与授课老师进行了线上授课预演,力求培训工作顺利进行。培训开展后,带班老师将做好与学员的沟通工作,按照培训流程,认真做好继续教育专项课培训工作。
(供稿单位: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2022年上半年,上海正信方晟教育培训中心共开展了四期《公共信用信息应用》的课程培训,共培训学员203人。培训中心结合十余年的信用项目经验,课程内容覆盖国家、上海市的信用政策、实务操作、应用实践、案例分析等。课程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策与实务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为保证学习效果,培训中心邀请了社会信用建设领域的专家进行线上讲授,专家们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以及深入浅出的授课风格,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评价。
(供稿单位: 上海正信方晟教育培训中心)
【继续教育统计】
2022年7月继续教育培训情况统计表
序号 |
机构 |
课程 |
培训人数 |
1 |
上海计算技术培训中心 |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
734 |
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 |
|||
数字媒体技术及应用 |
|||
区块链技术应用 |
|||
低轨卫星星地通信的技术及应用 |
|||
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 |
|||
2 |
上海电信培训中心
|
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 |
656 |
下一代互联网 |
|||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 |
|||
区块链技术应用 |
|||
职场心理分析与防 |
|||
移动互联网 |
|||
量子通信技术与应用 |
|||
互联网违法犯罪防范 |
|||
3 |
上海市普陀区华奕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 |
588 |
信息安全 |
|||
量子通信技术与应用 |
|||
移动互联网 |
|||
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 |
|||
下一代互联网 |
|||
信息化项目的风险控制与应用 |
|||
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 |
|||
4 |
上海利普职业培训学校 |
物联网技术发展 |
391 |
云计算与物联网 |
|||
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 |
|||
量子通信技术与应用 |
|||
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 |
|||
3D打印技术概论 |
|||
信息安全 |
|||
5 |
上海友益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
卫星互联网 |
387 |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 |
|||
移动互联网 |
|||
物联网及其应用 |
|||
工业互联网概论 |
|||
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 |
|||
6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海盾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
数字技术在视频处理中的应用 |
384 |
互联网违法犯罪防范 |
|||
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规范与修养 |
|||
区块链技术应用 |
|||
移动互联网 |
|||
职场心理分析与防范 |
|||
大数据与数据挖掘 |
|||
物联网及其应用 |
|||
7 |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人才发展培训中心 |
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 |
240 |
网络安全防范技术 |
|||
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规范与修养 |
|||
互联网违法犯罪防范 |
|||
8 |
上海张江信息技术专修学院 |
区块链技术应用 |
197 |
工业设计与应用 |
|||
互联网+与数字化转型 |
|||
信息安全 |
|||
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 |
|||
9 |
上海正能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 |
5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 |
101 |
职场心理分析与防范 |
|||
10 |
上海正信方晟教育培训中心 |
公共信用信息应用 |
90 |
总计 |
3768 |
【产业信息】
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一、关于新赛道新动能布局的总体考虑
一是具有引领未来的高度,比如智能、绿色、健康,既是全球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趋势,又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二是具有赋能千行百业的广度,比如元宇宙通过虚实融合,将驱动实体经济各行业转型升级;智能终端的发展能带动上游产业链整体跃升。三是具有持续爆发增长的速度,比如元宇宙和智能终端,有望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涌现“杀手级”应用、爆款产品,释放巨大市场价值。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三个产业新赛道将是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增长动能,将不断丰富、充实和拓展上海产业发展的内涵。
二、有关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抢抓“六化”机遇,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蕴藏着大量技术革新和产业机遇。上海将把握能源清洁化、原料低碳化、材料功能化、过程高效化、终端电气化和资源循环化“六化”发展趋势,实施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特色园区升级、产业生态完善三大行动。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基本构成2个千亿、5个百亿、若干个十亿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重点培育10家绿色低碳龙头企业,100家核心企业和1000家特色企业。
(二)坚持“以虚强实”,培育壮大元宇宙发展新动能
元宇宙是未来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交互的重要平台,是数字经济新的表现形态,潜力巨大。将坚持虚实结合、以虚强实价值导向,发挥上海在5G、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在线新经济等方面优势,推动元宇宙更好赋能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力争打造1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100家“专精特新”企业,推出50+示范场景、100+标杆性产品和服务,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
(三)突出品牌塑造,加快智能终端带动经济转型跃升
围绕打造家喻户晓的终端品牌,构建自成体系的终端生态,将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交互、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智能终端,目标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营收千亿级企业不少于2家,百亿级企业不少于5家,十亿级企业不少于20家;打造10款以上爆款智能网联汽车,在交通、养老、医疗等10大应用场景涌现100+智能终端产品。
为保障以上新赛道、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在组织统筹、资金支持、载体布局、人才引育、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更新发布2022版产业地图,围绕新产业新赛道优化空间布局,推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按规定加大人才奖励力度,着力培育引进国内外复合型人才、创新团队等;发起设立百亿级元宇宙产业基金,支持创新企业上市;强化国际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上海标准”“上海品牌”,争取到2025年,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总规模突破1.5万亿元。
(信息来源:市经信委网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报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人事教育处
抄送: 上海市人力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上海继续工程教育协会
发: 继续教育各联盟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责任编辑:丁渊 审核:张玥
© 201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技术支持电话: 021-52065928转分机2046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300号5号搂1511(人才工作处)| 邮编: 200003 | 电话: 021-23119355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