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人工智能技术与发展》课程培训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4-04-03来源: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人才继续教育

一、背景及课程介绍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成为世界各国争相争夺的战略高地。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标志着人工智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本课程紧扣科技创新的发展需求及当今技术应用热点领域,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定义、用途、发展历程,并就计算机视觉、语音工程、自然语言处理、决策系统等人工智能的热点应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两大现有主流技术与方法,人工智能所涉及的伦理问题、人工智能的未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战略等核心与热点内容做了系统介绍。

二、招生范围和对象

本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培训目标

有助于学员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并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掌握人工智能的主流技术与热点应用;同时,促进学员进一步思考智能时代人与机器的关系及人类社会最终的发展方向等议题,可培养学员具有信息技术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提高其综合应用能力。

四、授课方式:

培训采取线上直播的方式授课,学员登录学习平台上课:https://appajyq1qx03297.pc.xiaoe-tech.com/

五、培训安排

日期

时间

培训内容

主要知识点

第一日

9:00-11:30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

人工智能能做什么

智能化城市建设、智能助理、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电子商务的变革、人机结合重构资讯阅读未来、智能教育、智能金融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孕育期、形成期、黯淡期、知识应用、集成发展

12:30-15:30

人工智能的主要热点应用

计算机视觉;

语音工程;

自然语言处理;

决策系统;

大数据应用

第二日

9:00-14:30

人工智能主流技术与方法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主流技术与方法

人工智能与伦理

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战、智能驾驶的道德责任归属、人工智能可能使偏见加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婚恋家庭伦理遭遇严峻挑战、就业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未来

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

14:30-16:00

复习及考试

 

六、师资队伍

马进,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担任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与服务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才培养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信息安全综合管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综合管理新技术。上海市精品课程《信息安全综合实践》、《信息安全数学基础》的课程建设骨干。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核心骨干主持及参与30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与项目;发表高水平期刊/会议论文30余篇;获得9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

陈秀真,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师。2010年至2011年国家公派访问法国国立高等电信大学15个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安全检测与评估、人工智能及应用、社交网络大数据分析。独立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等30多项国家、地方级项目;发表高水平期刊/会议论文40余篇;获得6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曾获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才奖和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

张爱新,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网络安全协议及其应用。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重大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出版2本教材专著,拥有软件著作权5项,授权发明专利16项;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唐俊华,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1994年本科毕业,1999年博士毕业;1996-1997公派赴日本大阪大学留学一年;19994月至200010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200011月至200112月在朗讯科技新加坡任技术顾问;20021月至200512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和助理教授;200512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20118月至20127月公派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技术、无线网络安全。IEEE会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

七、考核时间及方式

线上考试,学员可登录平台手机端或PC端进行考试。教务老师会在考试当天发放考试链接。

八、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https://appajyq1qx03297.pc.xiaoe-tech.com/(学习平台)

学员可在本网站报名后登录学习平台在线学习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玲、唐海莹

联系电话:135641174081893092362952657265

 

© 2012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版权所有 | 技术支持: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技术支持电话: 021-52065928转分机2046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博大道300号5号搂1511(人才工作处)| 邮编: 200003 | 电话: 021-23119355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3506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